請問您今年幾歲?住在這多久了?從事種桶柑多少年?
今年五十六歲,嫁來這之後,住在這裡三十八年了。我先生和公公種桶柑種了很久,後來可能因為「黃龍病」樹死了很多,後來民國八十幾年才開始重新種,到現在。
你種的土地有多大?多少棵?一年採收量多少?
目前種六分多地,一百多棵,目前一年的產量有一萬多斤。
你認為什麼原因影響桶柑的產量?
果樹的果實長太多,橘子沒有力氣,隔年就會長的不好長的少,我們會做「疏果」,讓果樹不會太重,讓肥料多一些留在土裡。
目前大屯區還有多少戶人家種植桶柑?
大約只剩下幾十戶,有的種的多有的種少。

目前如何採收及銷售?
都是自己採收,會有人網路訂購,最後剩下的會在櫻花季時賣。目前沒有開放給人摘,因為之前公公的經驗不是很好,所以,沒有開放
陽明山的桶柑和其他地方的橘子有何不同?
陽明山的桶柑吃起有一種特殊的氣味,和別的地方不同,帶酸帶甜,含很多維他命,南部的橘子好看,但沒有陽明山的橘子好吃。
一年中種桶柑的工作有什麼?
一年當中工作很平均,這幾個月要採收,平時就要施肥、除草、剪枝,八月時會疏果,需要四~五天的工作天,但等到果實再大一些,若發現還是太密集,會再疏果一次,讓果實平均一些,樹的嫩芽一年四季都會長,看到長出來要修剪,因為嫩芽很會吸收養份,讓肥料耗損 。
你知道桶柑的名字由來嗎?
以前台灣沒有桶柑,都從中國大陸運過來,因為運費很貴,所以,用桶子裝,從海上以漂流方式,運到台灣,節省運費,聽說是這樣。
種桶柑最大的的困難是什麼?
我們家是不知如何銷售,我們不是一年都有桶柑賣,每到採收期,沒有銷售管道沒有地方賣,櫻花季時間短,但我們大屯山的桶柑可以採收到四月,對於如何賣出桶柑,是現在遇到的困難。

對於桶柑的未來有何期望?
到了這個年紀,只好繼續做這份工作,兒子們看爸爸這麼辛苦,都不想繼承這個工作,像兒子想幫忙挑水果擔,但他怎麼搬都不會動,就換小一點的籃子搬,才搬得動,就自我嘲笑說明年再學,一定要學會如何挑。因為山路真的不好走,搬運要有一些技術和經驗,是很勞力的工作。
農民之間會彼此溝通資訊或協助嗎?
會,有時會有人要訂購大一點的桶柑,若我們家不夠,會向別家買一些,一起賣,維持品質和信用。
里長對你們有那些協助?
有,幫忙很多事,例如:幫忙推廣我們的產品,像有人要採訪里長都會主動協助,把這地區的街道改善美化,讓很多人喜歡來我們這,也會增加購買產品的機會。
後記
大屯山的農民,因為銷售的問題,沒有就地合法賣桶柑的場地,農會本來想要協助,但一直沒有結果,這也是農民現在最需要協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