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今年幾歲?住在這多久了?從事種桶柑多少年?
今年七十六歲,從小就住在這,光復之後,從阿公日本時代開始,父親接手後再由我種桶柑已經五十多年。
你種的土地有多大?多少棵?一年採收量多少?
我種的品種由古早「燈」(或「丁」類似「柳丁」)的品種改良,嫁接後,成為現的「草山柑」,種的面積一甲多,大約一點六公頃地,有六七百棵,以今年產量來算有二萬多台斤可採收,每年的產量平均差不多,如有些樹今年多,明年就少,以整個果園收成,每年都差不多,不像南部採下可以冷凍,價錢又低,我們都是當年採收當年賣,人工又貴,又沒有年輕人可以接手,大部分由老人家來做。
陽明山桶柑盛產期是什麼時候?
大約是光復後的那幾年,因為南部都還沒有橘子,蘋果、水梨也很少,銷路很好很珍貴,那時的錢比較大,一天有賣十斤桶柑,日子就很好過了,不像現在一天賣一百斤也沒有人要做。

陽明山桶柑為什麼愈來愈少?還有多少人在種?
果園中最老的樹有八十多歲了,地形關係東北季強風吹,加上今年颱風多,收成又少了一些,這果園的樹都長的不高。這區只剩三、四幾戶在種,大多是賠錢在種,一年的收成可以賣大約三十萬元,但肥料就花了二十萬,加上人工,不夠支付。以前時機好時,十斤橘子可以換一天工資,現在一百斤換一天工資都沒有人要做,以前工作時間長,工作認真,現在請工人晚上班又要中午休息買便當,花貴比以前多很多,又沒有效率。
又因為這屬於國家公園,若有山坡崩塌要整修,整地都要經過政府申請核准,必須要經過水土保持的證照,常常受到刁難,不太容易改變目前的環境形態。
目前如何採收及銷售?
都是自己採收,由我和太太在公館路口賣。

陽明山的桶柑和其他地方的橘子有何不同?
陽明山的桶柑吃起有一種特殊的氣味,和別的地方不同,帶酸帶甜,含很多維他命,南部的橘子好看,但沒有陽明山的橘子好吃。
一年中種桶柑的工作有什麼?
我們最主要是用有機肥料,每天要做抓蟲、鬆土、施肥、加新土,就像人吃維他命一樣照顧,長出來的新枝才會美,一年施肥要三∼四次。
你知道桶柑的名字由來嗎?
不太知道,從以前就知道叫桶柑不了解名字的由來。
種桶柑最大的的困難是什麼?天敵?山豬?松鼠?
種桶柑最困難的是,現在人工貴,大多賣的都不夠支付肥料和人工的費用,又沒有年輕人接手。天牛難抓,目前還是用鐵絲一棵一棵的抓,若三年不抓,樹就會死掉。山豬或猴子我會「掛衣服」來嚇牠們,或用鐵絲來抓,牠們都很聰明很難抓。
後記
感謝因有陳里長引荐,顏先生破例,帶領我們到了中正山的果園參觀,熱情的拔了很多桶柑請我們吃,大家都滿載而歸,回程老師的車上都充滿著桶柑的果香味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