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校友總執行長陳俊秀

陳俊秀先生現任國立交通大學校友會執行長,曾就讀該校。後留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回國就業。其致力藝文推廣完全係因在交通大學成立「思源俱樂部」,邱再興先生任職董事長,即協助該校成立藝文中心,每年會有交大藝術季,每個學期會有五檔的展覽,十三檔的表演與講座,水準相當高,均為國家美術館、國家音樂廳等級的藝文者參與,同時也提供應用藝術研究、建築研究所及許多社團作為創作展覽場所。使原本缺乏藝術氣息的交通大學增添濃厚的文化氛圍,更改善學校周圍的人文環境,此均為邱再興先生無私奉獻所造就的成效。另外邱再興先生亦在台北成立「台灣畫廊」,資助年畫家,購買其作品使其生活無憂專心從事創作,對台灣藝術界的貢獻卓著,尤其現今的鳳甲美術館定期展出刺繡、繪畫等作品,更是對台灣,特別是台北地區藝文水準的提頗具助益,其精神實在值得世人效法。

 

Q1:請你簡單自我介紹一下?

A:我是陳俊秀,耳東陳、英俊的俊、優秀的秀,所以又英俊又優秀,很不錯吧!這都要歸功我爸爸,這是他取的!我是來自屏東的一個小鄉村,我在那裏念了國小、國中,後來念台南一中、國立交通大學,念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後就回台工作。直到十一年前到交大校友會擔任專任的執行長一職到現在。

Q2:為何您會推廣藝文活動?

A:我推廣藝文活動,完完全全都是因為邱再興學長的關係。當時我還沒到校友會擔任執行長的時候,我在交大弄了一個思源俱樂部,邱再興學長也是我們的會員。邱再興學長知道我要到校友會擔任執行長的時候,他特別告訴我:「假設你到了校友會擔任執行長,你要對交大藝文中心洪惠冠主任特別照顧」。當時邱再興學長是思源基金會的董事長,他擔任董事長期間跟交大爭取在圖書館地下的一個地方把它做成藝文空間。後來交大就設立了藝文中心,聘請當時的新竹市文化局洪惠冠局長來當藝文中心的主任。當時也因為邱再興學長的關係,交大校長就撥了圖書館地下一樓來成立藝文中心,這個藝文空間是一個相當好的展覽場所。因為邱再興學長的提醒,我和洪惠冠主任也成為很好的朋友。也因為洪惠冠主任,我在無形中認識了許多新竹縣市的藝術家。
和洪惠冠主任一起經營藝文空間時,第一個月我問他為什麼愁眉苦臉,他說:「有某個職員的薪水發不出來」;再隔一個月,我又看到他愁眉苦臉,於是我就說:「洪主任,是不是又有職員的薪水發不出來?」,後來因為這個原因,我請洪主任精算一年藝文空間所需的經費,由我來籌措費用支持洪主任以及藝文空間。就這樣持續了十幾年,也因有這些支持,交大藝文空間辦得非常好。我們每年會有交大藝術季,每個學期會有五檔的展覽、十三檔的表演與講座。水準相當高,是國家美術館、國家音樂廳等級的表演者。因為做出了口碑,現在要在藝文中心申請展覽,可是要申請非常久的喔!另外一點,交大藝文中心也因為有這樣的一個空間,我們有應用藝術研究所、建築研究所及許多的社團,這些社團都有聯展,且有台聯大的系統共同進行社團、藝術聯展,我們提供這樣的場地給他們做展覽。
在我唸書的時候,我們都說交大這地方是一個鳥不生蛋、雞不拉屎、烏龜不上岸的地方,我們的學生就是汗衫、T-Shirt、藍白拖滿街跑,聽起來蠻沒文化的,但因有這個藝術的進入,交大開始調整,我們也期望學生在念書的期間能接觸一些藝術、藝文,這樣的東西其實在他未來的生命、生活有蠻大的影響。

Q3:請問您跟邱再興先生是怎麼認識的?

A:剛剛我有提到,在思源基金會那時候,他們請我成立一個思源俱樂部,就在那期間我認識了邱再興學長,從那時候推算起來,我們大約認識了15、6年。他是我們第六屆畢業的學長,我都說邱再興學長是施振榮(宏碁創辦人)的師傅。施振榮學長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邱再興學長創辦的公司-寰宇電子上班,就是這樣的亦師亦友的情誼,邱再興學長對施振榮學長和我的影響非常的大。

Q4:請問您心目中的邱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A:他是一個大善人,就像住在隔壁的歐吉桑一樣,是一個親和力很高的人‧他對於土地、人文、人民不遺餘力的付出,所以當他看到有人需要幫忙或是有人請他幫忙,他總是不遺餘力,所以用大善人來形容他真的很貼切。

Q5:請問您和邱先生相處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

A:邱先生是電子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當他遭遇人生最大的挫折時,他只帶了一只皮箱便到東歐去打拼,賺了錢回台後,他便不再從事電子業,而是將他所有的積蓄投入藝文、藝術活動上,如建立鳳甲美術館、成立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是一個社區型的美術館,每年都需要花很多錢,這些錢有一半以上都是邱先生提供‧他希望能推廣藝文,讓新一代的藝術家有一個發表的空間。印象最深刻的是,邱先生曾提到在東歐打拼的那段時間,他常利用空閒時間去當地美術館欣賞藝文展覽,這些作品給予他許多心靈上的慰藉與寄託,他覺得這感覺非常的棒!且當時東歐人民生活很苦,但他們的老百姓卻非常有文化水準,這樣的情形讓邱先生感受到:有錢沒錢是一回事,但如何讓生活過得幸福、美滿,藝文占了很重要的比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鳳甲美術館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刺繡作品,在一個因緣際會下,邱先生到大陸湘繡、蘇繡博物館,當時聽到這些刺繡作品要賣,便籌錢把最精美的這些作品買了下來,我很佩服他的膽識和勇氣!還有,他資助一些年輕的藝術家也讓我覺得很佩服,他成立的「台灣畫廊」讓年輕的藝術家能安心地去創作,如果有機會到鳳甲美術館可以到內庫去,你將會看到許多台灣畫家作品。

Q6:邱先生推動藝文活動歷程與您的互動為何?

A:因為我在新竹,而邱先生鳳甲美術館的活動在台北,因此我能夠做的事情是協助經費的籌措或是幫忙找觀眾來看展覽,反而是邱先生給予我們的協助比較多,我這邊提供的協助相較比較少。

Q7:邱先生在協助交通大學設立藝文中心推動藝文活動的助益為何?

A:如果當初沒有邱先生的大力推動、協助與支持,我想現在藝文中心沒法運作的如此順利,絕對沒法有這麼多棒的展覽與演出。

Q8:簡述交大藝文中心平時活動的重點是什麼?

A:交大藝術季手冊已經有了最好的解釋,如同我剛剛說的,我們每學期至少有五檔的展覽,十三檔的表演與藝文講座,這些展覽都是美術館的水準,表演是國家音樂廳的水準,藝文講座則是文馨獎的水準,所以都是非常棒的!這都是得力於我們的洪惠冠主任。在我們學校,學生只要花一點點錢,一、兩百塊就能夠欣賞到這麼棒的表演。

Q9:您認為在一間以理工系所為主的交通大學成立藝文中心,對學生的影響是什麼?

A:一個理工為主的學校,有了這麼好的表演場所與展覽,如果學生經由藝術的洗禮得到生活的平靜,發展生活品質,我覺得影響非常大。我認為在念書期間有機會和藝術接觸,你就會把藝術的種子埋在心裡,未來,你會去逛逛博物館、美術館,不只有重視物質的享受。相反的,如果在學生時代沒有做這些事,你會得到兩種結果,一個是你從此與藝術絕緣,另一個是你要花費更多的代價,你會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改變僵化的生活,與藝術建立關係。

學生心得


今天我們很榮幸能和交通大學校友會的執行長陳俊秀先生進行訪問。陳俊秀先生是交通大學的校友會執行長,他和我們的主題人物邱再興先生有很大的關係,陳俊秀先生當時是因為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名叫思源基金會,當時邱再興先生也加入了這個基金會,兩人就是在這裡相識的。陳先生說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以前邱先生對刺繡完全不懂,一個因緣際會之下,邱再興先生去了中國工廠參觀,才改變他對刺繡的看法,後來在文化大革命時,邱先生為了保留這些刺繡,還辛苦的籌錢呢,才保護了這些珍貴的藝術作品。希望交通大學的美術館會繼續留在每屆學生的心中,成為交通大學最美的風情。(禎彥)

陳先生說︰為什麼要讀好學校?因為要找到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過好的生活,有錢就可以過快樂和好的生活,但是遇到麻煩的事情會很多,但可以在心理過好的生活,凡事不是只有錢就可以解決的,一定要靠自己奮發向上的力量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讓那件事情變得更完整,而不是就這樣忽略過去,例如︰邱爺爺小時候雖然貧窮,但是它可以從賣冰棒的過程中,找尋到自己想要的快樂。我一定要將陳先生作為最好的模範,去學習他做每一件事認真的態度。(又萱)

今天陳俊秀先生來我們學校接受訪問,他是交大校友會的執行長,也是邱再興爺爺的學弟,今天我們就要來聽聽他們的故事。邱爺爺以前是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的董事長,他當時和學校爭取在圖書館旁設置藝文空間,不久後,交大就有了藝文中心,由洪惠冠女士擔任主任。那時邱爺爺就提醒陳執行長要和洪女士多多請益,因為洪主任原任新竹市文化局長,對於藝文方面的經歷非常豐富,於是在邱爺爺的耳提面命下,他和洪主任成為好朋友,也在她的引薦下,認識了更多藝文界的好朋友。現在,交大有每年有藝術季的活動,每學期大概有五檔的展覽、十三檔的表演和十三檔的藝文講座,水準都相當的高,跟很多大型展覽或表演比起來不相上下,很多藝術家都爭相申請展覽或演出呢!交大藝文中心是個很棒的地方,如果有空,希望大家能共襄盛舉,一起去看看展覽、聽聽講座和演出,相信你也會漸漸愛上藝術。(若涵)

今天我們訪問了邱再興先生的朋友陳俊秀先生,陳先生來自屏東的一個小鄉村_再新村,而這個村子在荖農溪和愛寮溪的交接口,他的家鄉是個比較偏僻的地方。陳先生從11年前就開始當交大的執行長,而他之所以會認識邱先生是因為陳先生在還沒當任執行長前創辦過一個[思源俱樂部],邱先生是裡面的會員之一,他們已經認識15到16年了,我覺得他們的友誼能持續這麼久,真是不簡單。陳先生的有一位朋友是交大藝文中心的主任,每隔幾個月就會愁眉苦臉,詢問原因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職員的薪水付不出來、運行藝文中心的經費不足,後來算一算一年至少需要70萬,於是陳老師就開始協助藝文中心不足的費用,直到現在還持續的協助,我覺得陳老師實在是太慷慨了,那麼大一筆錢,如果是我根本就付不起。
交大每年都會舉辦許多高水準的表演與藝文講座,延伸出許多社團藝術聯展,也因藝術介入,學生的素質也開始提升了,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到交大欣賞藝文活動,就算距離很遠,但是能欣賞到高水準的藝文活動就心滿意足了。陳先生和邱先生相處時印象最深刻的事是,邱先生的工作本來一直都很順利,直到1987年邱先生幫別人作保,結果對方逃跑了,造成邱先生只好一一還債,還完後邱先生已一無所有,於是他到東歐工作賺錢,3年後邱先生帶著從東歐賺取的金錢回臺,從此再也不幫別人當保了。邱先生利用這些金錢來蓋鳳甲美術館及邱再心文教基金會。從這番話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如果沒有好好管理好自己的財務,損失可嚴重。
在這次的訪問過程中讓我感受到邱先生是個非常特別的人,因為他願意把這筆錢貢獻在社會中,讓我們北投能充滿藝術的氣息,如果我有這筆錢,應該會把它拿去當吃喝玩樂的費用吧!關於這一點邱先生真是令我敬佩。(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