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謝炎山先生 謝炎山先生是一位打石耆老,一家三代都是打石工人,從小就很喜愛唭哩岸石,為了發揚這個文化,他四處奔波,到各地演講,讓更多人了解此特色,也利用身邊的石頭、工具,雕刻各種藝術石雕作品,展現唭哩岸石之美。 |
|
聽他的解說,我們瞭解: 我們的祖先就地取材,將這種石材運用於建築上,那是一個很平常的事,以前世界的每一角落都是這樣,人們利用週遭的材料來蓋房子,不過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唭哩岸石,花崗岩也可以蓋房子,像觀音山石也可以,唭哩岸石是就地取材,而且冬暖夏涼,可以隔熱、除濕,房間在梅雨季很潮濕,唭哩岸石放在家中就不會那麼溼,如果是用在工業上,那是可以煉鋼,像新竹有名的玻璃窯,都是用唭哩岸石砌一塊很大的石頭做一個很大的玻璃窯,可以持續用很久,像中鋼鍊生鐵的爐子,以前製造東元、大同的大型馬達殼的煉鋼爐,都是利用唭哩岸石砌成;唭哩岸石可以做成耐火磚,可以耐一千八百度左右高溫,耐火強度很好,雖然現今有很多人造耐火磚,但磚與磚接縫很脆弱,唭哩岸石因高溫鐵水熔融自己堵住接縫,強度較佳,所以實用性較佳,現在唭哩岸石傳統工業已被如大陸等廉價勞工地區所取代。早期蓋房子都靠人力,通常只砌矮牆,上面再以土磚砌成,到後來運輸機具較發達時,才有整間房子以石頭砌成,現在有些人將唭哩岸石運到南部蓋民宿,呈現復古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