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想

    時代的改變,讓好吃的水果,漸漸沒了,農民一生的辛苦敵不過天牛、山豬、猴子,荒廢的山林,將來,我們要如何去告訴子孫,這曾經是滿山遍野的橘子園,希望藉由這次的活動,讓大家重新記憶起這「甜中帶酸」的柑桔味,並讓他們有良好的輔導機構,幫助他們,讓更多年輕人投入,對草山農民有更好的發展。

    在老師介紹白雲先生的內容中,我對抓天牛的部分最感興趣,不但可以吃,還可以賣錢,但是牠的幼蟲會把橘子樹吃掉,若不去抓「柑蟲」,橘子樹就會死掉,所以,要努力去把蟲抓完,橘子樹才能長長久久的活著,原來耕種不只要播種施肥,抓蟲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白雲先生今年八十八歲,以頂湖這一帶,目前只剩白先生這一戶還在種桶柑,以前有150棵,目前剩130多棵,但今年因為梅雨季節影響,沒有開花,所以今年沒再耕種,也沒桶柑可採收。

    陽明山種桶柑的由來
    白雲先生說,北投這一帶最早是由日本人引進試種,陽明山開始有種柑桔,東昇路這一帶,從父親時代開始種,大約也有一百多年了,後來,由木柵區的人去日本學習接枝栽種,再移植至陽明山種植,台灣人真的比較聰明,經由輔導,幾乎陽明山整遍山都是種植桶柑,產量豐富。

    桶柑的全盛時期
    桶柑種植五年後才能結果,八年之後才會盛產,最老的老欉可以活到五十多歲,而且多汁又甜。
    台灣光復後,是陽明山桶柑的全盛時期,幾乎都由台北水果企業包下整座山頭,會預付訂金,買下今年收成,但也因為氣候土質影響,有時收成好,有時收成少,所以不一定都會賺錢。
    當時的桶柑大多外銷,或製成水果罐頭,桶柑品質好時,二棵重量就一斤多,一斤可以賣50~60元,比當時的進口蘋果還貴。

    陽明山桶柑和其他地方桶柑有何不同
    陽明山的桶柑和其他地方的桶柑不同之處,其他地方的皮薄,表皮光滑,但陽明山的桶柑皮粗,顏色不均(因為有曬到太陽呈金黃,沒曬到的為淺綠淺黃),有些會黑黑的,表面凹凸不平,沒有灑農藥,賣相不好,最獨特的是有一股「橘子味」,那是任何地方的品種都比不上的。

    桶柑種柑為何落沒
    因為南北交通的便利及進口水果的競爭,果農不敷成品,所以種的人愈來愈少,樹木必須要有人照顧,若沒有去施肥、抓蟲,樹會漸漸枯死,目前已經很少人在種植了。

    桶柑要如何照顧
    桶柑每年要施肥,以一棵樹為例,為挖五條溝,放一包肥料,再用土堆疊起來,桶柑的天敵是天牛,農民除了要會抓天牛幼蟲(柑蟲)外,也會在五~七月間,灑農藥(安殺番~是很毒的農藥,目前已沒有使用),就不會擔心天牛,但日子久了,發現灑了農藥只過半個月,天牛又開始產卵了,代表這些天牛已經有了抗藥性,也不好除蟲了,目前會依經驗看樹根旁有白粉屑的洞,在用沾有農藥的布把洞塞住,也會讓柑蟲少一些,目前大多用這種方法。

    桶柑目前的最大的危機
    桶柑除了缺乏照顧會讓天牛幼蟲吃完樹根枯死外,目前松鼠、山豬、猴子等,會把果實吃光,沒有可以採收的桶柑,像去年,詹家也因被山豬猴子吃掉太多,加上收成少,去年沒有請人採收,剩一些自己採收自己賣,但聽說今年詹已有做防備,請人設計做了陷阱抓豬,不知道效果如何。以他們了解淡水農會對農民的服務最好,希望可以受到北投農會的輔導,資訊透明化,加強了解北投土質適合種植,讓農民可以有更多的發展。

    後記
    白先生的女兒說,目前他們都在台北工作,但過年時會放下手邊工作,全家動員,幫忙採收桶柑,在陽明山櫻花林附近販賣,也兼會賣一些青菜,雖然賣得價錢不多,但父親很高興。
    有一年桶柑季,但因為賣相不好,並沒有很多人喜歡,現在年輕人又不喜歡吃酸的,所以銷售沒有很好,有些失落感,今年沒有桶柑採收,但家門前種的柳丁桶柑種和水蜜桃,甜度都有14度,非常好吃,但採收果實只夠自己吃而已。
    若以行銷方式來看桶柑,市場批發價8~9元可賣到30多元,我們自己種自己賣,到現在還是賣三斤一百元,比較大顆的一斤五十元,這樣的價錢無法打入批發市場。曾經有想過以「微熱山丘」銷售「鳳梨」為例,也去學做桶柑酥,把泉源里變成這樣的城鎮,也願意出錢出力,但里民間很多問題,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4臺北市北投區立農國民小學-小橘子樂園

wwh@cc.lnes.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