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里於日據時代稱「台北州七星郡北投街唭哩岸」,光復後改制稱:台北縣北投鎮立農里,5771日改稱台北市北投區立農里,6312月因人口增加行政區調整,由原來立農里劃分部份新增區里稱:東華里、永明里、吉慶里、吉利里、立賢里、尊賢里。

    地名的由來

      立農里古稱「唭哩岸」(奇里岸),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社聚落之一。「唭哩岸」是凱達格蘭社平埔族語kil-lrigan的閩系臺語譯音,意為「海灣」,因為以前這裡是就淡水河向北突出彎曲的地帶,型似海灣,所以翻成漢語時,可能因此地形而以「岸」為名。2003年陽明大學進行地質鑽探,挖出有鹹水貝殼之唭哩岸石,「唭哩岸」為「海灣」之意,才獲得另一佐證。鄭成功時,為防止清兵進攻,曾經遣將駐兵、招來佃農開闢農田;明永曆21年(1667年),鄭經派兵驅離淡水一代的荷蘭人,屯兵本區,漢人在唭哩岸建廟、築屋、鋪路,加速平埔族人的漢化。1770年代,清朝開放漢人進入台北盆地開墾農地,雍正年間在此開七星墩(雙溪圳)灌溉,所以唭哩岸成為淡水河北岸農業發祥地,是台北盆地第一個漢人聚落,也開始使用「唭哩岸」漢字地名。日據時期稱「台北州七星郡北投街唭哩岸」,國民政府來台後(1949)則改為目前地名「立農里」。

      參考資料來源:99年度立農里社區營造簡報手冊

    特產特色~唭哩岸石

      早年唭哩岸除盛產稻米外,又以出產建築用的唭哩岸石著稱,礦區在今日陽明大學校址內,後乃全面停止開採。唭哩岸石是唭哩岸的文化資產,反映著過去的打石文化,是我們的驕傲,也是臺北地區最知名、品質最好、歷史最悠久的自然環境生態寶庫,具有豐富的特色。

      傳說唭哩岸山是隻大雁,這座大雁的身體蘊藏了豐富的寶藏─唭哩岸石,也因為如此,它又被稱為石頭山、石山,曾經,唭哩岸石一帶的居民靠著這山自給自足的活著,在農暇之餘以打石為業,農耕、打石按季節交相輪替。

      參考資料來源:立農國小「石在有情」網站資料

    立農慈生宮

      於明永曆23年集資肇建的慈生宮,主祀神農大帝,成為居民的精神文化重地。慈生宮歷史,早在昔時官式文獻便已有詳實記載,依據臺北縣誌(新北市)所載:慈生宮為淡北地區寺廟之始,明末,福建同安、漳州兩縣先民移民至淡北地區,後來漸漸擴展到唭哩岸。相傳先民來臺拓墾,地域觀念強,漢番時起爭端,祀奉神農可減少械鬥與紛爭、保佑五榖豐收而建廟,歷經六次改建才有今天的規模,此廟之存在可證明唭哩岸地方是以往淡北一帶最早的農業發祥地。奉祀主神五穀先帝(神農大帝),陪祀觀音佛祖、天上聖母、福德正神、虎爺公諸神。

      慈生宮位於立農街(舊名唭哩岸街),外牆上刻著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四幅圖。走進大門,看見牆壁內面刻著24節氣圖,前庭右邊墨綠色的大理石上,載有臺北市文獻會的「慈生宮沿革記略」,記錄著慈生宮的歷史,而左邊整片牆壁則雕刻著古代唭哩岸的街道圖;正殿中央有一尊身披黃袍的神像,那是五榖先帝即神農氏;祂除了是五榖神還是藥王、醫王,古時候的人除了來廟裡拜求豐收外,生病了還會來這裡求藥籤,到現在廟裡面還擺著藥單櫃。

      參考資料來源:臺北市北投區公所網頁

 

    八仙圳

      八仙圳」是舊時唭哩岸地區主要的農田灌溉川渠,更是我們的親水樂園,流經慈生宮、西安街、立農公園北側及西側。

      八仙圳是關渡平原最主要的灌溉渠道,也是七星水圳系中灌溉面積最廣的最廣區域,由天母磺溪引水,流經榮總、陽明大學、北投區東華里、立農里,穿越關渡平原,於八仙里注入基隆河。八仙圳是以前北投農業的唯一灌溉渠道,可以說是農民的好朋友,但因為八仙圳的上游在下雨天便會有廢油和大量清潔清潔泡沫留下,造成了水質污染不乾淨,但後來經過地方耆老以及各里里長的開會,決定開始整治這條對於關渡、北投地區很重要的八仙圳。這就是為什麼早期關渡平原種植出來的米那麼有名。

      參考資料來源:東華八仙圳巡守隊成軍,社區協力挽回親水家園;立農國小「在糴糶的日子」網站資料


2012臺北市北投區立農國民小學-御劍飛壘

liling@cc.lnes.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