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認識北投 「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Ketagakan)部落居住的地方,而「北投」(Pataauw)即為原住民語音譯而來(八投、八頭)。意思是女巫的故鄉,為了傳承、發揚凱達格蘭人的文化,於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對面中山路興建的凱達格蘭文化館,就是民眾認識北投的原住民文化最佳所在。 從女巫傳說故事到漢人在北投開墾大磺嘴、大油坑、小油坑的硫磺,造就一頁北投史話;日治時代,因日本人喜好泡湯,新北投溫泉聲名大噪,魅力不脛而走。 沿著北投溪,潺潺流水訴說著1986年平田源吾建設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的熱鬧,我們也彷彿看見國父孫中山、裕仁太子造訪時之榮耀,和岡本要八郎發 現北投石之喜悅。 現在的北投,可以感受到日治時代的歷史風情,處處都是五十年以上的歷史古蹟。除了有古樸景色,更有現代的規劃,從北投捷運站的建築之美到北投圖書館的太陽能節能設施,再再都能感受到屬於北投獨有的特色和魅力。 參考資料來源:2012臺北溫泉季手冊∼認識北投(Taipei Season of Hot Spring) |
|
女巫傳說 「北投」這個地名,則是從平埔族「北投社」而來。而這平埔族語「北投社Kipatauw」,指的是女巫的意思。為何要稱此地為女巫,一種說法,是本區硫磺溫泉熱氣終年不斷,讓原住民心生恐懼,認為是有女巫作法;另一種說法,則是傳說有女巫居住此處,祈禱化解硫磺泉帶來的障礙。無論如何,後來漢人到此地開發後,直接將此地名音譯為「八頭」;之後,就慢慢變成了現在的「北投」。 凱達格蘭族世居北投,「北投」在凱達格蘭族語中即「女巫」之意,女巫以占卜、祝禱等祭儀,判斷吉凶、祈求平安。大自然留給了北投美麗的景物地貌,「北投」女巫的靈力則帶給了社區故事無限的想像和祝福。傳說北投女巫,擁有無比的美麗、智慧,以及神奇的靈力,她來到美麗的北投。過去幾百年,漢人、日本人等都曾到過北投,在這裡開發、居住,造就了北投多樣的人文與產業面貌。在清朝,以採硫為重要資源。日本人統治台灣時期,將泡湯溫泉文化帶給台灣人,北投溫泉的開發與利用,才正式開始,也成為北投最具代表性產業。 參考資料來源:2011台北溫泉季 http://www.chccd.com/2011taipeilife/modules/beitou/ |
|
![]() |
||
2013臺北市北投區立農國民小學-御劍飛壘 |